当前位置:
发布时间:2025-04-05 04:58:57
尽管这无疑是选举语言,但上台后至少需要装装吧,所以,明年中国商品出口到美国大概会迎来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对于全国经济的影响多大有待观察,但对于出口型经济的广东会有一定的影响也许是确定的吧。
连维良同志要求,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改革路径。比如,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国有经济布局过宽、效率低下,企业内部管理行政化、外部行为非市场化等,都被特别提及。
】加入了混改的电改,将会变得越来越有意思。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的重要领域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表明了推进这项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尤其要注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产权保护、依法规范操作等问题,稳中求进,大胆探索,务求实效。强调要为改而混、不能为混而混,混合是手段,核心是深化改革。东航集团、联通集团、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中国船舶等中央企业和浙江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就列入第一批试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实施方案做了详细介绍。
以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作为深化国企改革的突破口实现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改革试点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专题会2016年9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鹤同志主持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相关工作。三是从上述信息看,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等三家电力央企已被列为首批试点央企,占首批试点央企的一半以上我国在智能电网关键技术、装备和示范应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国际竞争力。
在快堆技术方面,(快堆技术将使铀资源的利用率提高50~60倍),发电功率20MW的试验快堆已并网发电,安全指标部分已达到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安全目标要求,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重点突破新能源资源数值模拟与气象预报技术,重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新一代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显著提高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以广泛用于电力调度机构、风电场和光伏电站。2008年10月,法国AREVA太阳能公司完成了美国第一个商业化的线性菲涅尔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该系统产能25MW热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产生5MW的电力。重点研究新一代高效低能耗的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剂和捕集材料,示范应用多种源汇组合的CCUS全流程系统,进行CCUS全过程技术示范。
这是中国第一个商业化运行的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工程。海洋能发电方面,整体处于示范应用向产业化转化的重要阶段,其中,潮汐能发电技术已趋于成熟,建成投运了多个潮汐电站;波浪能和海流能技术研发与小型样机示范取得进展,温差能发电仍停留在实验室试验阶段。
但与煤粉锅炉相比,循换流化床锅炉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率偏低,同时实现火电厂污染物超低排放难度较大。3、现代配电网多元用户供需互动用电技术随着配电网可再生分布式能源发电的高比例接入、大容量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普遍设立,电网负荷峰谷差更加难以调整,传统的被动型配电网将难以适应这些新的需求与变化,需要采用主动配电网技术解决现代配电网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未来水电发展重点将在高坝工程防震抗震技术、超高坝建设技术、大型地下洞室群关键技术、流域梯级水电站联合调度运行技术、环境保护、移民安置与生态修复技术、数字化、智能化等方向。继续开展特种煤燃烧、结渣和沾污等特性参数研究、锅炉适应性研究。
(八)系统能效提升技术1、多能源超大系统协同增效及综合能量管理技术能源系统要充分利用信息时代处理大数据优越性,力争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能源系统协同优化设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超高坝建设技术我国200m以上超高坝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滞后国外20~50年。国家能源局刚刚批复了20个示范项目(1)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目前商业化程度最高的一种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主要采用导热油作为传热工质,通过油水换热器产生过热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重点研究以电网为主干、涵盖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综合能源电力系统仿真技术;示范应用可再生能源制氢工程。
欧洲6MW海上风电机组已形成产业化并批量安装,8MW海上风电机组进入样机试运行阶段。中外海上风电厂家、项目介绍2016年6月,西门子与歌美飒签订约束性协议,合并双方的风电业务以打造全球风电市场的领先企业,尤其在海上风电项目上,西门子领跑全球海上风电市场。
2020年,建成以褐煤低温干馏为基础的煤电化工一体化示范工程。一、发展现状(一)燃煤发电技术领域发电技术和装备不断向高参数、大容量、高效及低排放方向发展,锅炉及汽轮机的制造和运行控制技术取得长足进步,总体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通过斯特林循环或者布雷顿循环发电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其光学效率可达到90%,吸热器工作温度可达800℃以上,系统峰值光--电转化效率可达29.4%。2015年3月,国内首个10MW线性菲涅尔式聚光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落户甘肃敦煌,将成为我国首个采用线性菲涅尔聚光太阳能发电的大型集中式电站。(四)高效清洁火力发电技术发展高效、清洁、低碳的燃煤发电技术与清洁的燃气发电技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需要。但风电与光伏发电的间歇性与随机性特征,难与适应电力生产消费的同时性要求,全国范围内部分时段存在弃风、弃光问题,需要在大容量储能技术在核心指标上取得重大突破。(四)水利发电领域高坝大库、大容量、长引水洞、大型地下洞室等总体技术走在国际领先行列。光热电站一般在50MW以上开始体现规模效益。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小型反应堆技术研究,但一些关键设备制造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2020年,掌握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动态运行和控制技术,示范应用于北方城市集中供热、沿海海水淡化等。在微型燃气轮机方面,微型燃气轮机主要用于冷热电联供系统,属于分布式能源系统,从目前使用情况看设备系统可靠性高,维修成本低,使用寿命长(20年)能源利用率高(热电综合利用率为75%90%)。
尚处于发展和推广阶段。国际上,意大利于2003年开始进行连续性试验测试研究,2010年底,5MW阿基米德熔融盐抛物面槽式太阳能发电站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建成,并于2011年10月投入商业化运行,集热器出口熔融盐温度为560℃,汽轮机入口蒸汽参数10MPa/545℃。
(九 )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研究1、电工新材料电工新材料是电气工程学科发展的基础,电工新材料的电磁等特性直接决定了所生产的各类电气装备的性能和水平,传统电气装备受电工材料电磁参数等限制致使其发展受到制约。重点突破CFB锅炉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进一步提高CFB机组发电效率,到2017年掌握CFB锅炉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2020年完成600MW等级超超临界CFB发电机组初步设计,效率和设备利用率达到同等级别煤粉锅炉水平。
水电机组及金属结构技术方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已实现跨越式发展,具备了自主研制大型水电机组的能力,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关键部件的制造达到了国外同等水平。重点研发重型燃气轮机的试验验证平台。3、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技术小型堆具有安全性高、适用性广、占地小、建设周期短、投资低等特点,在发电同时可为工业供汽、城市供热、海水淡化提供蒸汽,实现电、热、水联产;也可应用于海岛、海上平台及大型船舶。重点研究以空气为气化剂的气化炉以及与其相应的IGCC系统,2017年,突破低阶煤干馏关键技术和设备,完成IGCC+CCUS技术和煤基多联产IGCC电站的可行性研究。
成为继俄罗斯之后掌握运行中的快中子堆技术的第二个国家。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kW微型燃气轮机研制已取得重大突破。
重点突破主动配电网规划技术、配电网与用户互动技术、高功率电动汽车充电的配电网适应性技术等。这标志着全球装机最大的塔式熔盐光热电站正式实现商业化运转,该电站因其采用领先的塔式熔盐技术,配10小时储热系统,首次在百兆瓦级规模上成功验证了塔式熔盐技术的可行性,而成为光热发电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六)燃气轮机发电领域重型燃气轮机的引进和自主研发使我国在燃气轮机设计、制造、燃烧等基础领域取得进展,但燃气轮机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国内发电用燃气轮机设备严重依赖进口,国际先进的G/H、J级重型燃气轮机初温已经达到1500~1600℃,简单循环发电效率达到40%~41%,联合循环发电效率已达到60%。2020年,掌握环境保护、移民安置与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妥善处理好水电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合理开发水资源和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功能。
完成超高坝安全性评价方法与安全标准、高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超高土心墙堆石安全评价方法与安全标准制定。2016年3月,国内首座碟式太阳能发电示范电站落户铜川,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碟式太阳能实验基地建设现场,50台碟架发电设备主体安装到位。重点研究直流组网的理论和技术,2020年开展示范应用西部多可再生能源基地直流网及送出工程的前期工作。智能电网技术体系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多个环节。
示范应用智能用电、电动汽车充电及电池梯级利用工程和新型电能替代设备。未来研究方向重点研究提高各种无线输电效率的技术优化措施、提出技术解决方案和工程方法;试验应用不同应用场合、不同应用方式下的无线输电的原型试验装置或示范系统。
(一)智能电网技术智能电网已经成为全球电网发展和进步的大趋势,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1、源端综合能源电力系统关键技术我国国民经济和能源电力发展面临严峻形式,化石能源带来严重雾霾,急需大规模、高比例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
到2020年,形成具备8MW及以上大型海上风机制造能力;突破海上风电施工和建设、并网运行关键技术;建成海上风电全景监视及综合控制系统。2、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技术与装备我国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总体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发表评论
留言: